“山”與“?!钡墓适率鞘裁??
自1996年福建與寧夏建立對口協作關系以來,雙方合作領域不斷拓展,創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范——“閩寧模式”。
“閩寧1號”水稻試驗田里,金色的稻浪隨風蕩漾。韓勝利 攝
如今,閩寧合作不僅體現在經濟數據的增長上,更在人才交流、教育文化、醫療衛生等多領域實現了全面合作,真正實現了“山”與“海”的雙向奔赴。
從最初的經濟援助到如今的多領域合作,閩寧兩省區共同書寫了東西部協作的新篇章。
10月24日,閩寧協作第二十八次聯席會議在銀川召開,兩省區簽訂了會議紀要,標志著閩寧合作再上新臺階。
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。據統計,兩省區已簽訂了300多個合作事項,建立了12家閩寧產業園,成功招引234家企業入園投產。
寧夏首家魚類產品深加工中心。韓勝利 攝
閩寧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、閩寧電子信息產業園等“產業+”模式的落地,為寧夏注入了新活力,推動了“塞上江南”經濟的快速發展,也為福建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,實現了雙贏。
閩寧協作不斷推進,28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。如今,閩寧合作已轉向雙向協作、戰略協作、全域協作的關鍵階段。雙方圍繞寧夏的實際需求與福建的優勢能力,深化產業發展合作,不斷提升協作的廣度和深度。
據報道,今年兩省區協作項目更加聚焦,謀劃了各類幫扶項目152個,其中56%以上資金用于產業類項目,87%以上資金傾斜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。
寧夏聯通閩寧云數字經濟展館內科技感十足。徐琳 攝
福建企業也在積極走進寧夏投資,閩寧產業協作的雙向性和互補性在“你來我往”中日益加深。
為更好地共享彼此的發展機遇,閩寧兩地通過舉辦產業對接、互動研討、實地觀摩等一系列活動,繼續加強來往和互補,讓“1+1>2”的理念付諸實踐,為兩地企業搭建起對接交流合作的平臺。
今年,兩省區協作領域不斷創新,彭陽縣與福建省農科院合作成立閩寧現代循環農業科技示范園,賀蘭縣聯合福建寧德師范學院技術團隊發展“海漁陸養”新模式,為兩地加強產業協作提供了科技支撐和新的機遇。
在寧夏珍好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,工人們正制作糕點。師越 攝
堅持優勢互補,圍繞意向領域開展深入合作,鍛長板、補短板,攜手共創合作發展新局面。
不斷深化的產業合作、持續增進的人才交流、接連推動的文化融合以及接續加強的政策引導和支持,為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營商環境和服務保障。
閩寧協作的成功實踐跨越山海,如今,東西協作多層次、寬領域、全方位縱深開展,閩寧合作正在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(寧夏新聞網特約網評員 苗瑞祥)